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河南中考中招 - 河南中招综合 - 正文

 
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要求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2010-4-21 8:55:26 【字体:小 大】
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命题要求

2010年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命 题 要 求

语  文
  一、命题理念:命题要体现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命题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考查语文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与写作。积累与运用考查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等方面的内容,注重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与运用情况。阅读主要考查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优秀诗文的记诵积累以及课外阅读情况。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着重考查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数  学
  一、命题理念: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一定的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适当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题目,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考查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内容。
  二、命题依据: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严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考查内容是《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规定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领域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数学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关注学生对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核心内容的考查。设计一定的结合实际情境的问题和开放性问题,加强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方法及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不追求解法技巧。特别注意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标准,注重知识整合性的考查,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下进行考查。

 

 

英  语
  一、命题理念:初中毕业英语学业考试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要有利于促进和引导英语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方式、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要有利于初中学校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二、命题依据:命题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即:《课程标准》之“内容标准”中五级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及相关的附录,同时参考三级和四级的内容和要求。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听力考试采用听对话、短文等考查学生通过听来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语言知识的考查要保证对《课程标准》设定的重要语言知识点的涵盖率,避免机械地考查对知识点的记忆情况;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各种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所选素材既注重趣味性,如:故事、短文等,又注重实用性,如:广告、图表、说明书、指令等等。书面表达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以书面的形式进行信息沟通、再现生活经历、描述周围事物、表达意见或观点的能力。

物  理
  一、命题理念: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目标要求的程度,为评定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命题依据:物理考试的内容应基于《课程标准》中相应的要求,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应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需要来开展命题工作,命题中坚持以下原则: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的培养目标,从多方面考查初中学生物理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2、严格遵守《课程标准》确定的标准和内容,不拓宽和加深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
  3、注重试题素材的时代性,加强试题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试题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注重考查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渗透,突出科学探究,体现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5、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题的功能,优化试卷的结构。

 

 

化  学
  一、命题理念
  1、命题力求体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2、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试题的实践性;注意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认识,避免机械记忆性试题;注意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试题灵活开放,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注意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应用,增强试题的综合性。
  二、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为基本依据,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既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
    1、命题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试卷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
    2、命题要求: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按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分为A、B、C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一般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A层次常用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初步学习等表示;B层次常用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初步学会等表示;C层次常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表示。
思想品德
  一、命题理念
    1、依据课标,坚持开放性(开放性设计试题、开放性设置答案),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努力巩固新课改成果。
    2、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中学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应用性和探究性,重视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结合。
  二、命题依据:以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
    1、考查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内容。
    2、考查2009年国内十大新闻、国际十大新闻,2010年1月至3月的国内外重要时事,党的十七大精神及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3、严格控制客观题比例,加大主观性、开放性试题比例,着重考查主干知识、核心内容和核心能力,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是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体现时代性,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了解中国国情,关注国内外形势,关注国计民生,透视生活,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5、突出思想性,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彰显人文性,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增强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体现综合性,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6、依据课标,注重“双基”,联系实际,难易适度,考查能力,关注发展。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为全面深化新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历  史
  一、命题理念
    1、开卷考试。题目设计、答题、评价均体现开放性。
    2、充分体现历史课程鉴古知今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渗透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3、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一是运用开卷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二是运用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本依据。
  三、命题内容与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共六部分。要求依据课标,体现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注重基础性、探究性、实践性;加大主观性试题比重;题目设置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特点;试题难易适中。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2010中国大学评价前100名名单
·2010中国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排行
·2010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排行榜
·15所中国一流大学最优秀本科专业
·2010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5所)
·2010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排行榜
·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
·最新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7月12日)
·2010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
·2010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排行榜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本科高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上海高职院校名单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浙江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安徽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福建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江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山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河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湖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东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广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海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重庆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四川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贵州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云南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西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陕西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甘肃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青海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宁夏
·2010年高考招生高职院校名单(新疆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北京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天津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河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山西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内蒙古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辽宁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吉林
·2010年高考招生本科高校名单(黑龙江
·招收台湾学生的大陆普通高校名单(123所
·独立学院名单(截止2010年3月25日)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
·2010年新设置的高校医学专科专业名单
·2010年可以开展网络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
·201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河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天津市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09年福建省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2010
·2010年湖南省各院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吉林省高校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四川大学本科新增专业一览
·2010年可按艺术类招生的非艺术类专业名
·2009-2010年中国大学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

各省中考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湖南中考   四川中考   贵州中考   湖北中考   宁夏中考   青海中考   河北中考   河南中考中招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云南中考   江西中考   广西中考   广东中考   黑龙江中考   新疆中考   山西中考   陕西中考   重庆中考   甘肃中考   内蒙古中考   辽宁中考
山东中考   安徽中考   海南中考   天津中考   吉林中考   西藏中考   新疆内高班
福建中考厦门中考   福州中考   泉州中考   宁德中考   莆田中考   漳州中考   三明中考   龙岩中考   南平中考   福建中考
成绩查询
简章考纲
报考指南
真题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初招
满分作文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广东学业水平   黑龙江省   湖南学业水平   山东学业水平   安徽学业水平
福建会考
小学招生